电影《731》上映:票房爆了,口碑裂了,但历史值得我们铭记
影片刚一上映,就在社交媒体和影评网站上掀起了热议。从观众的评论来看,有人被电影震撼到几乎无法呼吸,有人则对它的历史真实性提出了质疑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和网友们的反应。
影片刚一上映,就在社交媒体和影评网站上掀起了热议。从观众的评论来看,有人被电影震撼到几乎无法呼吸,有人则对它的历史真实性提出了质疑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和网友们的反应。
《731》于9月18号在全球上映,而影院开播的第一批是9点开场,一场电影125分钟,然后90分钟后,有第一批观众已经在网上评论了观后感,不过却是一些负面的评价。
暑期《南京照相馆》大火,爱国教育成为主旋律,随后的《731》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期待,没成想各种原因导致了撤档,此次918公映更是受到极大关注。
课本上那些冰冷的"科学数据",背后竟然是同胞的血泪。当电影《731》把这个残酷真相搬上银幕,整个中国都震动了。
731部队在中国东北拿活人做实验,冻伤、毒气、活体解剖,每一项都有原始档案记录。
此前,电影遭遇日本右翼势力的暗中阻挠与恶意抹黑,央视新闻、人民网、新华社三家央媒共同为一部电影发声力挺,这些都说明,电影《731》的上映超越了普通影视作品的范畴。
截至9月19日下午3点,上映不到2天的国产抗战题材电影《731》票房已突破4.6亿元,关注度空前高涨。
9月18日,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题材的电影《731》公开上映。截至13时58分,综合票房已破2亿元,成为中国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、中国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,开播首日至少打破10项纪录。
2025年,影片大爆发,刚过完暑假,电影《731》又在918这样的特殊日子里上映,这部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电影从宣传期就一直备受关注。
9月18日,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为题材的电影《731》正式在全球上映,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。猫眼专业版APP数据显示,截至18日20时15分许,海南省当日票房已超220万元,其中海口的日票房超100万元。
截至9月19日下午3点,上映不到2天的国产抗战题材电影《731》票房已突破4.6亿元,关注度空前高涨。
海报上,或许是肃穆黑白背景下刺目的红色标语,又或许是象征着罪恶实验工具的异化呈现,再或是被压迫者渺小却坚毅的身影,每一个元素都是对731部队暴行的有力控诉。它是具象化的历史伤痛,是对真相的执着坚守,更是对“绝不原谅”态度的鲜明彰显。
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。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,9月18日,市人社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电影《731》。这部电影以真实史料为依托,深度揭露了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犯下的细菌实验、活体解剖等反人类暴行。
从小到大的教育让我们深刻明白,团队的成长离不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。9月18日,珠海巴拉科技组织了团队成员共同观看了《731》。银幕上,先辈们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苦难再现,让每一位参与的同事都深受触动,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。
观看电影《731》,预期中的血腥场景并未如想象中汹涌而来,取而代之的是姜文饰演角色营救众人的主线叙事。这种克制反而更加令人沉思:那些未曾被1995年发现的历史真相,是否就永远沉寂于时间的黑暗中?影片不仅是对暴行的揭露,更是对历史记忆保存方式的深刻叩问。
承载着沉重记忆的《731》上映时,影院里想必满是直面苦难的沉默与震撼。我深知这部影片背后,是创作团队十年取证、对抗阻力的坚持,也明白它还原731部队反人类罪行、警示未来的重要意义——但我并未打算走进影院。并非否定《731》的价值,而是比起直白展现侵略者凶残与受
最近听说香港新上映了一部叫《731》的电影,朋友说讲的是日军七三一部队的事,我一开始没当回事,后来发现身边不少人悄悄去看了,昨天路过电影院,海报挂得挺显眼,排片也多,看来真有不少人想看看这段历史。
九月的清早,天光未彻底亮透,院线门口已蜿蜒起沉默的长队。有人低头刷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票房数据,有人攥紧票根望向海报——黑白底色上一行血字:“731”。据猫眼数据,截至9月18日9时12分,该片首日票房突破1.33亿元,直接登顶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、首映日
“这部电影必须由中国人去拍!”演员冯文娟在《731》首映礼上哽咽说出这句话时,台下不少观众悄悄抹起了眼泪。2025年9月18日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一部记录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篇章的电影正式上映,而主创团队背负的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压力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。
你能想象吗?一部沉重的历史题材电影,竟在上映首日便创造了中国影史的奇迹。9月18日,电影《731》不仅打破了多个票房纪录,更成为了时代的警钟。上午9点18分,首日票房便飙升至1.3亿,刷新了单片单日总场次纪录,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纪录保持者。